二十四節氣
所謂二十四節氣,就是將地球繞太陽一周即一回歸年的360度角劃作24分,即太陽在黃經上向東每移動15度角為一“節氣”,移動一周360度共24節氣。
二十四節氣有十二個節和十二個氣組成。明細如下:
正月:立春是節,雨水是氣。
二月:驚蟄是節,春分是氣。
三月:清明是節,谷雨是氣。
四月:立夏是節,小滿是氣。
五月:芒種是節,夏至是氣。
六月:小暑是節,大暑是氣。
七月:立秋是節,處暑是氣。
八月:白露是節,秋分是氣。
九月:寒露是節,霜降是氣。
十月:立冬是節,小雪是氣。
十一月:大雪是節,冬至是氣。
十二月:小寒是節,大寒是氣。
節氣通常被看作是陰歷,實際上卻是嚴格按回歸年計算的,隸屬于陰歷的范疇。
四柱八字排列時所用的年月劃分,也是嚴格以節氣為標準的,而不是通常農歷或公歷的年月劃分。這是排八字的基本原則,可以使八字排列不受歷法變更的影響而保持其準確性。更重要的是,以回歸年為紀年標志,符合四季寒暑變化的節律,遵循天道輪回的因果關系,而這些都是命理學的理論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