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支是十個天干與十二個地支的簡稱。天干、地支產生于中華民族的上古時期,由大堯氏創制。在一般情形下“于支”共有二十二個,其中“支”比較容易使人理解,因為“支”有可以替代的動物的名字,如子屬鼠、丑屬牛甲寅屬虎,卯屬兔,辰屬龍,巳屬蛇,午屬馬,未屬羊.申屬猴,酉屬雞,戍屬狗甲亥屬豬。這十二種動物也是人們說的十二生肖。從中國古代歷法中可看到于支是我國古代先民用來記錄年、月、日、時的符號。·干支后來被廠一泛應用于中國古代科學文化中,古天文學用干支作時空參照系,命理學與中國式心理學用于支作人的運氣、健康、嬌姻、仕途前程等具體事項預測符號,古環境風水學用干支來辨方正位,八卦預測學用于支做預測信息符號......總而言之,十天干、十二地支加上五行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概括了中華古文明的林林總總。《周易》數術流傳至今的十五種方法,每種預測方法幾乎都以干支為工具,為此,我把“易”學的要點概括為二十九個字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(十天干)、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已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(十二地支)、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(五行)、陰、陽。這二十九個字上蓋天文,下含地理,中言人間萬事萬物。因此,起名必須掌握干支。
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被稱為“十天干”。
天于地支的含義在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中均有部分記載,大體含義是:
甲是拆的意思,指萬物剖拆符甲也。
乙是軋的意思,指萬物出生。抽軋而出。
丙是炳的意思,指萬物炳然著見。
丁是強的意思,指萬物丁壯。
戊是茂的意思,指萬物茂盛。
己是紀的意思,指萬物有形可紀識。
庚是更的意思,指萬物收斂更換。
辛是新的意思,指萬物初新皆收成。
壬是任的意思甲指陽氣任養萬物。
癸是擺的意思,指萬物可擺度。
由此可見,十天干與太陽出沒有關,而太陽的循環往復周期,對萬物產生著直接的影響。
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叫作“十二地支”。
地支的含義如下:
子是茲的意思,指于既動之陽氣下萬物茲萌。
丑是紐,系住的意思,陽氣在上未降,既萌而系住。
寅是移,弓!的意思,指萬物始生然也。
卯是茂,言萬物茂也。
辰是震的意思,物經震動而長。
巳是起,指陽氣之盛。
午是件的意思,指萬物盛大。
未是味,萬物皆成有滋味也。
申是身的意思,指萬物的身體都巳成就。
四是老的意思,萬物之老也。
戌是滅的意思,萬物盡滅。
亥是核的意思甲萬物收藏。